跳到主要內容
北醫體系引領永續發展 雙獲國家永續發展獎

北醫體系引領永續發展 雙獲國家永續發展獎

臺北醫學大學體系永續發展再獲肯定!北醫大與雙和醫院在113年國家永續發展獎中分別榮獲「教育類」和「民間團體類」獎項,展現在教育、醫療與社會責任具體且創新的永續卓越表現,此次獲獎更彰顯北醫體系在教育創新及綠色醫療領域上的領導地位。
北醫體系三醫師榮獲台灣醫療典範獎及貢獻獎

北醫體系三醫師榮獲台灣醫療典範獎及貢獻獎

恭賀北醫體系雙和醫院程毅君院長榮獲113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萬芳醫院劉燦宏院長與雙和醫院李明哲副院長榮獲113年度「台灣醫療貢獻獎」,表揚他們在醫療永續、身心障礙鑑定改革及器官捐贈方面的卓越貢獻,北醫體系與有榮焉!
營養學院與東北大農學部跨國交流 共譜營養食安新篇章

營養學院與東北大農學部跨國交流 共譜營養食安新篇章

北醫大營養學院19-21日拜訪東北大學農學部,雙方共同舉辦「TFC2024- Designing Food for the Future」研討會,並簽署博士雙聯合約、學術研究、學生交換、師生互訪等多元交流,深化國際學術合作。
北醫大 x 東北大學雙邊聯合研討會 結盟深化國際合作

北醫大 x 東北大學雙邊聯合研討會 結盟深化國際合作

北醫大出訪日本東北大學,五個學院等逾50人聯合拜訪東北大學進行雙邊多領域研討會。雙方將在現有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兩校夥伴關係,強化學術合作與研究,共創國際合作競爭力。
北醫引領新南向 五校聯合開學典禮 開啟台灣學習之旅

北醫引領新南向 五校聯合開學典禮 開啟台灣學習之旅

「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9/13於外交部舉辦第三屆開學典禮,五所參與的大學一起迎接12國105名學員,北醫將透過醫學相關主題的客製化課程,讓學員在未來的五個月透過學術與文化交流,認識台灣,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淨零轉型人才先行 北醫大體系推動「氣候與健康管理師」證照

淨零轉型人才先行 北醫大體系推動「氣候與健康管理師」證照

積極培育永續人才!北醫大體系首批40名「氣候與健康管理師」正式取得認證,學員涵蓋北醫大校院主管、三家附屬醫院的醫師、護理師等,象徵著在推動綠色醫療與永續發展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萬芳醫院新南向菲律賓起手式 開創醫療照護新頁

萬芳醫院新南向菲律賓起手式 開創醫療照護新頁

萬芳醫院與菲律賓Chinese General Hospital and Medical Center (CGHMC)及Jose R. Reyes Memorial Medical Center等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象徵萬芳醫院與菲律賓展開的新南向醫衛合作計劃「起手式」順利圓滿成功。
北醫體系率先啟動「在宅急症照護」 減輕病患家屬負擔

北醫體系率先啟動「在宅急症照護」 減輕病患家屬負擔

醫療人力短缺、急診擁擠、住院等待時間增長等挑戰,北醫附屬醫院啟動「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自今年7月起正式上路,北醫附醫、萬芳及雙和醫院共已收治8名病患,不僅病患恢復情況良好,也減輕家屬負擔。
北醫大蟬聯遠見2024「台灣最佳大學」 榮獲醫學類典範獎

北醫大蟬聯遠見2024「台灣最佳大學」 榮獲醫學類典範獎

北醫榮獲2024年《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典範大學」醫學類榜眼,也拿下「中小型大學」評比冠軍,更在「教學表現」、「社會聲望」面向名列私校第一,多項指標也奪冠。這些肯定將是北醫繼續往前走的動力!
 北醫113學年度申請入學招生率突破九成

北醫113學年度申請入學招生率突破九成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上週(13日) 公告大學申請入學統一分發結果,北醫招生名額使用率屢創新高,今年招生率突破九成,為90.07%,亦較去年112學年度83.5%增6.57%,於私立大學中排名全國第四名。
智慧大學 引領未來 Leading the Future 北醫大歡度64周年校慶

智慧大學 引領未來 Leading the Future 北醫大歡度64周年校慶

臺北醫學大學6月1日舉辦64周年校慶典禮,今年校慶以「智慧大學 引領未來 Leading the Future」為主軸,現場貴賓雲集,祝福臺北醫學大學64歲生日快樂。
:::

 


圖說: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工程學院白台瑞(Thierry Pierre Robert Burnouf)副院長(右)從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左)手中接下2024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工程學院白台瑞(Thierry Pierre Robert Burnouf)副院長榮獲2024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再度肯定他在血液研究與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長期奉獻與突破性成就。

 

 

        白台瑞副院長被譽為「輸血醫學領域研究與開發先驅」,於該領域獲獎無數,他對血漿分離生物製程與病毒滅活技術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這些技術為血友病與免疫缺陷等多種血液疾病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療。值得一提的是,白台瑞副院長2024年已榮獲國際輸血協會(ISBT)頒發總統獎,該獎項被譽為「輸血醫學界的諾貝爾獎」,自設立以來僅有十三位得主,且每兩年僅頒發一次,不僅凸顯他在新型血漿製劑與血小板製劑的研發地位,更肯定其研究對安全的輸血醫學領域具重大貢獻。

 

 

     

圖說:白台瑞(Thierry Pierre Robert Burnouf)副院長(左圖);與北醫研究團隊合影(右圖)

 

 

        白台瑞副院長於2008年加入臺北醫學大學擔任訪問教授一職,2012年升任教授,隔年成為北醫大首位外籍研究所所長,歷年來陸續獲得國際血漿分餾協會(IPFA)獎及臺灣科技部(NSTC)傑出研究獎等肯定,表彰他在開發新型血漿分離技術、病毒滅活與去除技術,以及血小板裂解液應用於人類細胞培養的細胞治療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等領域的卓越貢獻,總計白台瑞副院長已於國際發表逾350篇文章,並擁有25項以上的國際專利。值得一提的是,他與法國里爾大學附屬醫院的研究人員與臨床醫師合作,在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的突破性研究方面獲得了多項國際專利。在2021、2022及2023年,更名列《史丹佛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名單》中,為全球影響力前0.5%的頂尖科學家。

 

 


圖說:2024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所有獲獎者與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右3)合影

 

        白台瑞副院長1984年起在法國血液輸送與血漿分餾機構開啟學術與職業生涯,曾擔任研究與開發部門負責人、製造部門主任及科學總監。他開發了多項生物製程技術與創新研究專案,不僅取得專利並推動多種新型病毒滅活血漿衍生製劑的工業化生產。作為血漿分餾領域的國際權威,白副院長自2000年起擔任世界衛生組織(WHO)顧問,撰寫了《血漿分餾的生產、品質管制與規範》和《血液機構之優良製造規範》(GMP)等關鍵指導文件,協助提升中低收入國家血液製品的品質與安全。他還開發了快速簡便的免疫球蛋白製備技術,用於治療SARS、H1N1流感病毒及伊波拉病毒等傳染病,以及免疫缺陷等疾病。

 

 

        白台瑞副院長於1995年首次訪臺時,即認為臺灣在資通科技、半導體及精密技術具有相當實力,同時也認為臺灣在血漿製品作為開發重點的生物醫學領域和產業潛力無限。白副院長加入北醫大之後,積極為臺灣促成多項國際學術合作計畫,包括與法國里爾大學(University of Lille, ULille)及東京理科大學的雙聯學位計畫,並推動北醫大醫工學院成為臺灣首個加入歐盟資助的Eramus Mundus國際碩士學程的全權合作夥伴。由於他在生醫領域和教育界的卓越成就與貢獻,隨著《國籍法》增訂國際高級專業人才申請歸化,於2020年4月正式成為中華民國公民。

 

 

        白台瑞副院長是一名具有遠見與實踐精神的傑出學者,長年投身於血液研究對全球醫療保健具有深遠的影響,而在北醫大任教,其貢獻不僅體現於學術研究,也促進許多國際合作交流及人才培育,白台瑞副院長與北醫大、國際夥伴及學生的合作,持續探索血小板製劑為未來的醫療帶來更多可能性,並應對全球醫療需求,為改善人類健康福祉做出重要貢獻。

 

 

 

 

 

------

延伸閱讀:

環球生技 | 北醫大輸血醫學研發權威白台瑞 獲頒行政院接觸科技貢獻獎
聯合新聞網 | 全球影響力前0.5%科學家 北醫大白台瑞獲科技貢獻獎
自由時報 | 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首位外國人白台瑞獲獎
中央社 | 輸血醫學領域先驅 北醫大白台瑞獲科技貢獻獎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