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A Trial of a Shorter Regimen for Rifampin-Resistant Tuberculosis


    n  
    發表於N Engl J Med. 2019;380(13):1201-1213 (IF:79.26)

    n  萬芳醫院江振源醫師擔任第4作者

    n  跨國多中心之臨床研究

    n  探討rifampin-resistant tuberculosis 病人,接受短期(9 to 11 months) 與長期(20 months) moxifloxacin的療效相當

    n  WHO參考此結果修改抗藥性肺結核之治療準則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內科副教授江振源參與的跨國研究團隊,花了近十年時間完成多重抗藥物結核病第三期臨床試驗,證實只花9~11個月短程療法的療效,並不比世界衛生組織主推18~24個月的長程療法差,研究論文今年328日刊登在內科學全球排名最高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江振源同時也是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長期投入結核病防治,目前還擔任世界衛生組織多重抗藥結核病防治委員會顧問,在國際間享有盛名。他指過去台灣多重抗藥結核病患接受完整治療的比率並不高,直到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在全台成立5個醫療團隊後,才逐漸步上正軌。 

    然而,世界衛生組織採行的是療程長達18~24個月療法,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患每天都要服藥治療一至兩次,期間不能中斷,加上服藥種類多達4~7種,藥物又有輕重不等的副作用,多少影響病患完整接受治療的意願,完治率不到6成。相較下,他們這個研究團隊採用的短程療法,雖藥物種類相似,卻採用不同組合,只須連續治療9~11個月就可達到幾乎相同的療效,療程短,費用低,且所受的折磨也少很多,病患接受治療的意願可望提高。 

    江振源表示,他們採用以前用來治療麻瘋病的藥物Clofazimine,再搭配其他種類藥物來治療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患,花了近十年時間進行跨國跨團隊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終於證實治療期程可縮短到9~11個月,且療效也不比傳統18~24個月的長程療法差,醫療效益相當顯著。

    江振源指出,衛福部疾病管制署2007年全力防治結病時,每年有4百多名多重抗藥結病患接受治療,經過近十年來的不斷努力,病患數已降到2百名左右,且中斷治療的比率降到3%,在在顯示病患接受治療的意願很高。他相信,短程療法推出後,因具有療效相當、治療時間大幅縮短、醫療費用降低及病患所受折磨減少等優勢,將會逐漸成為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的治療主流,為全球無數病患帶來另一選擇。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