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Welcome to TMU!2026僑、港、澳生單獨招生開放申請

Welcome to TMU!2026僑、港、澳生單獨招生開放申請

2026年臺北醫學大學單獨招收僑生及港澳生來臺就學考試報名招生簡章已經公告,誠摯歡迎海外僑港澳的學子踴躍報名,一起加入臺北醫學大學,體驗不同的學習氛圍,成為守護健康的全方位健康照護人才。
北醫大體系61位學者 入選2025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

北醫大體系61位學者 入選2025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

「2025年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名單」,臺北醫學大學暨醫療體系61位學者入選,其中31位列入終身科學影響力榜、46位登上年度榜,16位同時入選雙榜。研究涵蓋醫學、藥學、護理、公共衛生與AI醫療等領域,展現TMU卓越科研實力與國際影響力。
北醫體系三院入選2026全球智慧醫院 Top 350

北醫體系三院入選2026全球智慧醫院 Top 350

美國《Newsweek》與全球數據平台 Statista 公布「2026 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排行榜」,北醫體系三家附屬醫院–北醫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全數上榜,展現北醫在智慧醫療與數位轉型上的深厚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北醫體系榮獲環保獎銀級殊榮

北醫體系榮獲環保獎銀級殊榮

北醫大與雙和醫院榮獲第7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銀級獎,展現教育與醫療的永續成果,校院推動節能減碳、循環經濟、低碳生活及人才培育,持續邁向2050淨零願景。
北醫大勇奪5項未來科技獎與吳大猷獎

北醫大勇奪5項未來科技獎與吳大猷獎

臺北醫學大學榮獲2025未來科技獎五項大獎,展現AI醫療、智慧照護與精準醫療的創新實力,私校表現最亮眼!另有吳人傑醫師與羅偉成副教授同獲「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再添科研榮耀。
2025THE影響力排名 北醫全球總體排名101~200名

2025THE影響力排名 北醫全球總體排名101~200名

北醫大於2025年THE影響力排名全球總體101–200名,台灣私校第一。並在SDG3健康與福祉表現卓越,名列全球第18,展現其在醫療、公共衛生與永續發展的國際影響力與實質貢獻。
賀!北醫大學者榮獲國家級殊榮 展現科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

賀!北醫大學者榮獲國家級殊榮 展現科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

臺北醫學大學五位教師榮獲113年度國家級獎項,包括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與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等,涵蓋醫學、醫工、藥學及護理等領域,展現北醫大堅強的科研實力與跨領域學術成就。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 QS公布2025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臺北醫學大學在「護理學」(Nursing)領域持續保持世界前50名,名列全球第27名,蟬聯國內大學排名第一名,表現相當亮眼。
:::

臺北醫學大學暨附屬醫院「學術研究獎」相關獎項自111(週六)81130(週日)下午5點前開放申請,敬請儘早申請!

【研究論文獎】

自即日起開放線上申請,有意申請之教師或醫事人員,敬請至本申請系統填寫申請資料並上傳論文、專利證書或會議論文等PDF檔。歡迎全校教師、四院同仁踴躍申請!

說明:

1.採線上申請,請將論文全文、專利證書,或會議論文資料電子檔案轉成PDF檔並與IRB核准函或動物實驗證明核准函或基因重組實驗核准函等相關證明文件 (檔案需小於5MB,且需採英文檔名) 合併後上傳。

2.本「研究論文獎」申請系統需憑臺北醫學大學E-mail(@tmu.edu.tw)帳號及密碼進入。

附屬醫院(北醫、萬芳、雙和醫院、新國民醫院)同仁可直接使用該院之信箱於本申請系統申請新帳號

3.兼任教師未有本校帳號者,請儘速至資訊處Email帳號申請申請。具有附屬機構專任員工身分者,建議使用專任身分帳號,避免獎金計算有誤。


相關連結:

研究論文獎申請系統(開放至1130()下午5點止)

臺北醫學大學暨附屬醫院學術研究獎獎勵指標及作業細則 (Version 2024.12.04)


【年度研究成就獎】

為獎勵研究績優教師,本校特定「年度研究成就獎」,並頒予獎狀鼓勵。

1.獎勵名額:一名

2.審議原則:各項研究成果(2025年已發表之論文、專利技轉、研究計畫(只認列擔任主持人之政府研究計畫,計畫執行起始日202511日以後)、受邀參與國際會議擔任主席或發表演講、得獎情形。

3.需檢具資料:

(1)填寫線上表單

(2)檢寄申請表、論文全文(請檢附最佳排名查詢資料)、專利證書影本、研究計畫核定資料、國際會議邀請函、得獎證明等各一份(合併成電子檔寄送至benchen@tmu.edu.tw)

2025年度研究成就獎申請表下載

 

【年輕學者研究獎】

為鼓勵校內年輕學者在學術上做深入研究並有重要貢獻,本校特定「年輕學者研究獎」,頒予新台幣十萬元獎金及獎狀鼓勵。

1.候選資格:申請截止日前,本校40歲內之專任副教授(含)以下及附屬醫院專任醫事人員。

2.審議原則:三年內以本校名義發表之原著論文(Original PaperResearch Article不含學位論文且不得重覆),並擔任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之系列代表性著作三篇。另檢附各項研究成果(2023-2025年已發表之專利、研究計畫(只認列擔任主持人之政府研究計畫,計畫執行起始日202311日以後)、受邀參與國際會議擔任主席或發表演講、得獎情形。

3.需檢具資料:

(1)填寫線上表單

(2)檢寄申請表及論文抽印本及相關附件各一份(合併成PDF檔寄送至benchen@tmu.edu.tw)

2025年度年輕學者研究獎申請表下載

【論文引用獎勵】(僅採計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資料庫)

一、被引用次數獎勵

為獎勵於本校執行之研究所發表之論文被引用次數達標準之教師,頒予獎金給予獎勵。論文須以本校名義發表,申請者須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該論文須為十年內(2016年起)之論文近五年內(2021年起)被引用次數累計達40次以上得頒予獎金。採線上申請,請將論文與被引述次數檢索資料轉成PDF檔合併為一個檔案(檔案需小於5MB,且需採英文檔名)後上傳。

申請系統連結 (開放至1130()下午5點止)

 

二、引用北醫大論文獎勵

教師當年度(2025)發表之期刊論文(不限篇數),引用以臺北醫學大學名義發表之論文(扣除自我引用)累計達10次以上,論文須以本校名義發表,申請者須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採線上申請,請將論文與引用檢索資料轉成PDF檔合併為一個檔案(檔案需小於5MB,且需採英文檔名)後上傳。

申請系統連結 (開放至1130()下午5點止)

 

三、被引用次數獎勵(非第一或通訊作者)

為獎勵於本校執行之研究所發表之論文其被引用次數達標準之教師,頒予獎金給予獎勵。論文須以本校名義發表,申請者非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該論文須為十年內(2016年起)之論文近五年內(2021年起)被引用次數累計達60次以上得頒予獎金若該篇論文已被第一或通訊作者提出申請,請勿提出。

採線上申請,請將論文與被引述次數及引用者檢索資料轉成PDF檔合併為一個檔案(檔案需小於5MB,且需採英文檔名)後上傳。

申請系統連結 (開放至1130()下午5點止)

【與國外學術研究機構合作論文獎勵】

說明:當年度(2025)與國外機構合作(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之單位為國外學術研究機構)之論文,本校申請人為其他作者序位者,每篇獎勵5,000元。(不列入每人至多十篇之限制) 採線上申請,請將論文轉成PDF (檔案需小於5MB,且需採英文檔名)後上傳。每篇論文僅限1人申請。

申請系統連結 (開放至1130()下午5點止)

 

【專書發表獎勵】

說明:當年度(2025)已出版之專書著作(不含教科書及論文集),經各學院或通識教育中心審定後推薦,著作若以合著方式提出,則每案僅補助一次,其共同著作人不得以該案內容或主要內容再申請補助。填具推薦申請表一份並檢送相關資料庫收錄證明。

專書獎勵推薦申請表

採線上申請,請將推薦申請表專書(篇章)與相關資料庫收錄證明(若有請檢附)轉成PDF檔並合併為一個檔案(檔案需小於5MB,且需採英文檔名)後上傳。若為二人(含)以上合著之專書應以「專書」方式申請獎勵;不得單獨取專書中部分章節以「專書篇章」方式申請獎勵。每專書之「篇章」獎勵最高以「專書」之獎勵金額為上限。

申請系統連結 (開放至1130()下午5點止)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