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賀!北醫大學者榮獲國家級殊榮 展現科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

賀!北醫大學者榮獲國家級殊榮 展現科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

臺北醫學大學五位教師榮獲113年度國家級獎項,包括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與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等,涵蓋醫學、醫工、藥學及護理等領域,展現北醫大堅強的科研實力與跨領域學術成就。
推動高齡智慧住宅與復能 護理學院榮獲2025《遠見》USR楷模獎

推動高齡智慧住宅與復能 護理學院榮獲2025《遠見》USR楷模獎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於榮獲 2025《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永續課程楷模獎」,獲獎課程《高齡者智慧住宅與復能》,聚焦獨居長者居住安全,導入虛擬實境、輔具開發與AI創新技術,落實以學生為核心、與社區共創的教育理念。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 QS公布2025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臺北醫學大學在「護理學」(Nursing)領域持續保持世界前50名,名列全球第27名,蟬聯國內大學排名第一名,表現相當亮眼。
北醫大 × 海大 × 陽明海運 攜手推動數位健康照護計畫

北醫大 × 海大 × 陽明海運 攜手推動數位健康照護計畫

臺北醫學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陽明海運於2月24日簽署「數位健康照護計畫」產學合作意向書,透過智慧醫療與數位科技,提升海勤人員的健康照護品質,並為臺灣數位健康產業開創新契機!
北醫體系引領永續發展 雙獲國家永續發展獎

北醫體系引領永續發展 雙獲國家永續發展獎

臺北醫學大學體系永續發展再獲肯定!北醫大與雙和醫院在113年國家永續發展獎中分別榮獲「教育類」和「民間團體類」獎項,展現在教育、醫療與社會責任具體且創新的永續卓越表現,此次獲獎更彰顯北醫體系在教育創新及綠色醫療領域上的領導地位。
:::


圖說:北醫大舉辦「2024 韌性國家醫療整備國際研討會」,衛生福利部邱泰源部長(右五)、行政院陳時中政委(右四)及北醫大董事長陳瑞杰(左五)、吳麥斯校長(左四)等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聚焦全球醫療系統韌性與災難應變能力。

 

       由臺北醫學大學主辦的「2024 韌性國家醫療整備國際研討會」於11月30日在臺北醫學大學雙和校區的陳榮洲國際會議廳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深入探討如何提升醫療系統在面對災難時的韌性與應變能力。

 

四大主題 提升醫療系統應對災難的韌性

       災難的韌性研討會圍繞四大主題:韌性醫院、韌性轉送、韌性社區和韌性全民。這些主題涵蓋了從醫療機構、急救系統、社區應變準備到民眾自我防護的各個層面。

       除了由衛生福利部邱泰源部長、行政院陳時中政委蒞臨研討會開幕致詞外,北醫大董事長陳瑞杰講座教授,也擔任專題演講的主持人。首先請旅美張賢龢副教授分享「國家災難韌性整備」,並邀請來自日、美、台的專家,分享他們在大規模災難中的應變經驗。包括2005 年8月美國的卡翠納颶風,2011年311日本東北大地震與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以及台灣1999年921大地震。探討醫療體系與社區如何在災難中應變,並透過完善的緊急應變計劃與設施韌性來確保醫療不中斷。並且由日本DMAT提供,針對未來30年可能發生的南海海槽大地震應如何減災。

       此外,研討會也探討如何建立高效率的到院前急救與醫療後送系統,並介紹歐洲和烏克蘭在危機時期的醫療應對措施,特別是在國際援助與跨境醫療協作中的挑戰與解決方案。社區和民眾在災難中的自我防護與應急反應也是重點,專家介紹如何通過訓練與心理準備提升社會的整體災難應對能力。

 

國際專家分享寶貴經驗

       本次研討會藉由一系列專題演講,讓與會者深入了解全球災難應對與醫療韌性建設的最佳實踐。除了國內的專家學者外,還特別邀請了國際專家分享他們的經驗與見解,包括美國華盛頓特區緊急管理專家Leo Bosner先生、安柏瑞德航天大學的張賢龢副教授、日本東北大學的張替秀郎副校長、國災隊事務局的Yoshiki Toyokuni博士,以及波蘭國際援助中心的Wojtek Wilk博士。

 

全方位醫療應變系統建設

       本次研討會不僅聚焦醫療機構層面的緊急應變準備,還涵蓋了急救轉送、社區醫療支援和全民防災教育的各個方面。讓與會者有機會學習如何在醫療系統、社區及全體市民之間建立良好的協作機制,提升整體應對災難的能力。這將為各界專業人士提供一個寶貴的學習平台,讓參與者深入了解全球醫療韌性與災難應變的最新研究與實踐,一同為未來的災難應對和醫療系統的韌性建設貢獻力量。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