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賀!北醫大學者榮獲國家級殊榮 展現科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

賀!北醫大學者榮獲國家級殊榮 展現科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

臺北醫學大學五位教師榮獲113年度國家級獎項,包括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與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等,涵蓋醫學、醫工、藥學及護理等領域,展現北醫大堅強的科研實力與跨領域學術成就。
推動高齡智慧住宅與復能 護理學院榮獲2025《遠見》USR楷模獎

推動高齡智慧住宅與復能 護理學院榮獲2025《遠見》USR楷模獎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於榮獲 2025《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永續課程楷模獎」,獲獎課程《高齡者智慧住宅與復能》,聚焦獨居長者居住安全,導入虛擬實境、輔具開發與AI創新技術,落實以學生為核心、與社區共創的教育理念。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 QS公布2025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臺北醫學大學在「護理學」(Nursing)領域持續保持世界前50名,名列全球第27名,蟬聯國內大學排名第一名,表現相當亮眼。
北醫大 × 海大 × 陽明海運 攜手推動數位健康照護計畫

北醫大 × 海大 × 陽明海運 攜手推動數位健康照護計畫

臺北醫學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陽明海運於2月24日簽署「數位健康照護計畫」產學合作意向書,透過智慧醫療與數位科技,提升海勤人員的健康照護品質,並為臺灣數位健康產業開創新契機!
北醫體系引領永續發展 雙獲國家永續發展獎

北醫體系引領永續發展 雙獲國家永續發展獎

臺北醫學大學體系永續發展再獲肯定!北醫大與雙和醫院在113年國家永續發展獎中分別榮獲「教育類」和「民間團體類」獎項,展現在教育、醫療與社會責任具體且創新的永續卓越表現,此次獲獎更彰顯北醫體系在教育創新及綠色醫療領域上的領導地位。
:::


圖說:臺北醫學大學與緯創醫學合作,革新洗腎照護。緯創醫學科技黃俊東董事長(右六),臺北醫學大學吳麥斯校長(右七)。

 

       全台灣洗腎人口逾九萬人,高居世界第一,堪稱「洗腎王國」。臺北醫學大學與緯創醫學合作,於北醫大體系附屬醫院展開臨床試驗,近三個月於血液透析中心成功收集大量數據。研究團隊發現,洗腎過程中常見的低血壓與抽筋風險,平均發生率為10至15%,透過洗腎雷達偵測系統,可提前30分鐘前發現洗腎病人是否有血壓驟降、呼吸及心跳異常等風險,未來不僅將整合至北醫體系醫療資訊系統,也可望開發心臟衰竭、胸腔肺積水、睡眠呼吸中止症等預警功能,提前介入預防處置,幫助病人趨吉避凶。

 

       由北醫大校長吳麥斯領軍,與北醫大醫工學院助理教授蔡承育、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廖家德醫師等人,進行血液透析患者洗腎健康照護監測研究。去年底導入AIOT智慧照護技術於雙和醫院血液透析中心,不僅提升患者洗腎安全,還可提前30分鐘預警病人在洗腎過程中經常發生的低血壓、抽筋等突發狀況,降低洗腎風險。

 

 

     
圖說:北醫大醫工學院助理教授蔡承育 (左圖) 簡報洗腎研究成果;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廖家德醫師 (右圖)介紹實際血液透析臨床應用。

 

 

       「精準醫療的發展將大幅提升臨床醫療品質與患者安全!」吳麥斯校長表示,北醫大體系攜手緯創醫學,以雙和醫院為起點,進行跨科驗證與系統整合測試,如今已擴展至體系附屬醫院,包括北醫附醫、萬芳醫院與新國民醫院。未來,北醫將持續優化系統,並將拓展至偏鄉地區,今年3月起,新國民醫院接手桃園復興區血液透析中心,因偏鄉交通不便,洗腎路途遙遠、舟車勞頓,運用毫米波雷達技術,病人不用出遠門,醫師也能遠距掌握、預判病人狀況,不僅展現在地醫療照護,也促進醫療照護模式的革新,達到綠色照護願景。

 

 

   
圖說:吳麥斯校長(左圖)與緯創醫學科技董事長黃俊東(右圖)致詞分享,雙方攜手產學合作,讓智慧醫療技術全面落地,幫助更多患者能夠享受到更精準、便捷的醫療服務。

 

 

       緯創醫學科技董事長黃俊東指出,緯創醫學科技提供高階醫材及服務,強調以醫學結合科技讓人生活更美好,此次與臺北醫學大學產學合作,以北醫體系附屬醫院為臨床場域,不但讓智慧醫療技術全面落地到醫院,也幫助更多患者能夠享受到更精準、便捷的醫療服務,提供高品質的尖端健康照護。

 

       北醫大醫工學院助理教授蔡承育表示,本次研究過去三個月已成功收集大量透析期間生理數據,包括患者呼吸頻率、心跳、血壓、呼吸型態等臨床指標,結合人工智慧演算法進行數據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能夠有效識別洗腎過程最常見且危急的低血壓與抽筋風險,未來也將陸續導入心臟內科、胸腔內科等跨領域整合,全方位掌握病人安全,提供醫療團隊即時預警訊息,打造智慧化、即時性健康照護平台。

 

       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廖家德也現場分享實際臨床應用,介紹雷達裝置與雷達透析臨床場域的優點與應用。未來北醫醫療體系與緯創醫學也將深化雙方合作,計畫將毫米波雷達監測數據全面整合至北醫體系醫療資訊系統,可望於今年上半年落地,實現即時數據分析呈現於臨床電子白板及資訊介面上,提供醫療團隊進行決策輔助。

 

       此外,研究團隊同步開發專屬血液透析醫療團隊預警系統,不僅可應用於低血壓、抽筋等急性事件,在發生前30分鐘發送即時警報,協助臨床醫護人員迅速介入。未來也將延伸至胸腔及心臟循環洗腎患者最常見的兩大共病,如遇低血壓事件時,心臟循環系統可能面臨的心臟衰竭風險;胸腔部分則是避免透析劑量不足導致的肺積水問題。

 

 


圖說: 臺北醫學大學吳麥斯校長(左)與緯創醫學科技黃俊東董事長(右), 攜手合作共創洗腎健康照護。

 

----

相關新聞:
聯合新聞 | 洗腎最怕抽筋、掉血壓 新雷達系統提前30分鐘預警

聯合新聞 | 緯創醫學自研「毫米雷達波」發威 助北醫血液透析升級
自由健康網 |智慧醫療再突破! AI預警守護腎友健康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