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北醫雙和校區打造新創競爭力  助力產學研技術商品化

北醫雙和校區打造新創競爭力 助力產學研技術商品化

2024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於7月26日揭開序幕,北醫大醫療體系展出從預防篩檢、精準檢測與診斷、疾病治療到癒後照護,特色技術從三段五級的精準醫療科技項目,共計17項亮點。展現與國際生技產業連結,與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北醫體系率先啟動「在宅急症照護」 減輕病患家屬負擔

北醫體系率先啟動「在宅急症照護」 減輕病患家屬負擔

醫療人力短缺、急診擁擠、住院等待時間增長等挑戰,北醫附屬醫院啟動「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自今年7月起正式上路,北醫附醫、萬芳及雙和醫院共已收治8名病患,不僅病患恢復情況良好,也減輕家屬負擔。
校務發展委員會 五大主軸強化共融與聚焦

校務發展委員會 五大主軸強化共融與聚焦

臺北醫學大學「113年度校務發展委員會」7月5日於信義校區誠樸廳隆重召開,會中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校內外委員、一級單位主管以及研究團隊參與,共同討論北醫體系的未來校務發展與研究方向,同時提升校務品質。
北醫大蟬聯遠見2024「台灣最佳大學」 榮獲醫學類典範獎

北醫大蟬聯遠見2024「台灣最佳大學」 榮獲醫學類典範獎

北醫榮獲2024年《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典範大學」醫學類榜眼,也拿下「中小型大學」評比冠軍,更在「教學表現」、「社會聲望」面向名列私校第一,多項指標也奪冠。這些肯定將是北醫繼續往前走的動力!
國際大師齊聚!北醫首辦牙周顯微教育與實作課程

國際大師齊聚!北醫首辦牙周顯微教育與實作課程

臺北醫學大學首度邀請瑞士顯微教父 Dr. Rino Burkhardt、美國密西根大學Dr. Diego Velasquez兩位國際牙周顯微大師,蒞臨北醫指導牙周顯微手術,讓北醫、萬芳及雙和三家附屬醫院的牙周病科專科醫師,掌握最新技術,提升臨床治療水準。
A.I. For ALL論壇 聚焦AI引領未來

A.I. For ALL論壇 聚焦AI引領未來

聚焦AI引領未來,北醫大體系舉辦「 A.I. For ALL 」論壇,邀請清大李祈均教授主題演講「AI in Life:What’s Next?」,北醫體系專家也分別就AI於醫療、教學、研究、學習及行政發展的應用交流探討,吸引逾200人線上線下共同參與,激盪出更多AI火花。
 北醫113學年度申請入學招生率突破九成

北醫113學年度申請入學招生率突破九成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上週(13日) 公告大學申請入學統一分發結果,北醫招生名額使用率屢創新高,今年招生率突破九成,為90.07%,亦較去年112學年度83.5%增6.57%,於私立大學中排名全國第四名。
北醫號召食安守護隊  讓國人遠離餐飲環境內分泌干擾物

北醫號召食安守護隊 讓國人遠離餐飲環境內分泌干擾物

每年6月7日是「世界食品安全日」,北醫大營養學院食品安全學系與食品安全檢驗暨機能發展中心號召學生組成食安守護隊,協助盤點餐飲環境中潛在內分泌干擾物質,避免民眾過量暴露而不自知。
史丹佛王智弘教授蒞校演講 橫跨台美學術界與創業精神

史丹佛王智弘教授蒞校演講 橫跨台美學術界與創業精神

北醫邀請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王智弘以「橫跨美國和台灣的學術界與創業精神 」為題,與大家分享他結合矽谷與史丹佛的國際觀點,以及在台灣和世界各地的觀察,給予北醫體系在創新創業發展上的寶貴意見。
智慧大學 引領未來 Leading the Future 北醫大歡度64周年校慶

智慧大學 引領未來 Leading the Future 北醫大歡度64周年校慶

臺北醫學大學6月1日舉辦64周年校慶典禮,今年校慶以「智慧大學 引領未來 Leading the Future」為主軸,現場貴賓雲集,祝福臺北醫學大學64歲生日快樂。
2024亞洲臨床試驗區域聯盟年會

2024亞洲臨床試驗區域聯盟年會

REACTA 2024 將於8月2日至3日在北醫大信義校區舉行,屆時將展示台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及其他亞洲地區臨床試驗的重要成果,並重點介紹新技術的引入及在數位時代人工智慧於試驗執行中的應用。不要錯過這一見證創新與突破的盛會!免費報名參加,還可以認列醫事人員繼續教育積分!
「蛻」蝶展翅 112學年度畢業季精采啟航

「蛻」蝶展翅 112學年度畢業季精采啟航

北醫5月27日舉辦校級畢業典禮,今年特別打造「不一樣的畢業季」,透過「校園巡禮」到「校級畢業典禮」與「學院畢業典禮」等系列性慶典活動,讓北醫校園都充滿畢業氛圍,也讓每一位畢業生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畢業祝福,留下難忘的回憶。
:::

 

圖說:臺北醫學大學2019年成立全國第一所AI 醫療「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已培育40名畢業生投入智慧醫療領域,引領未來教育的發展。

 

 

       醫療結合AI人工智慧已成顯學,為全力培育跨領域生醫人才,臺北醫學大學自2019年於醫學院下成立全國第一所AI結合醫學的「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今年已邁入第六屆,招生年年創新高,迄今已培育40名畢業生投入智慧醫療領域,今年更規畫於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新增AI教學組別,提供學生修讀人工智慧在醫學上的應用(AI in Medicine)最好的選擇。

 

 

圖說:北醫大醫學院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成立邁入第六屆,招生年年創新高,不僅培育AI醫學人才,更引領未來醫學教育的發展。

 

 

       北醫大在AI領域布局已久,從最早1998年設立全國第一間醫學資訊研究所,迄今提供人工智慧課程逾25年,2016年於管理學院增設「大數據科技與管理研究所」,2017年開辦跨領域學院「大數據微學程」,並於2019年首創「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今年也加速數位轉型,陸續完成三家附屬醫院「醫療資訊3.0」系統的升級,完成AI醫療的最重要基石,全力邁向智慧醫院(Smart Hospital)。

 

 

       因應生成式AI發展趨勢,愈來愈多大學開設AI醫療相關在職專班,北醫大醫學院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成立五年,目前修讀學生有41名,今年共有36人報考,最終錄取21人,其中有11人是臨床醫師,另外10人為呼吸治療師、放射師及藥師等醫事人員,其中也有完全來自跨領域產業界的工程師。

 

 

       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主任彭徐鈞表示,有別於其他大學所開設的AI在職專班多偏向以理工為主導,北醫最大優勢是有完整醫療體系,提供豐富的臨床資源與師資陣容,以解決醫療現場的臨床痛點為核心,臨床醫師、醫學工程背景學者、產業專家各佔三分之一,加上3家附屬醫院龐大的臨床醫療體系,得天獨厚的條件,提供學生充分的臨床資源及落地場域,師資相當齊全。

 

 

      

圖說:(左圖)AI專班校友程春燕,以快篩搭配AI基因判讀,提升肺癌早期檢測為題參賽獲獎;(右圖)醫學院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主任彭徐鈞(中),2023年8月獲國研院「研發服務平臺亮點」佳作。

 

面對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破壞性科技等挑戰,彭徐鈞指出,在課程規劃上的亮點,除了原本著重的AI領域基本技能,如「基礎、進階程式語言」、「機器學習」及「人工智慧醫療應用」等必修,也會規畫課程結合目前最夯的生成式AI,與國網中心合作交流,與廣達、華碩及緯創等產業鏈結,邀請專家來演講、授課,實際演練掌握最新AI發展趨勢,讓學生可以真正進入場域,把研究產學化。

 

       彭徐鈞舉例,他指導的學生之一,來自林口長庚的新陳代謝科醫師,透過甲狀腺超音波影像結合AI深度學習技術,研發出可自動偵測甲狀腺腫瘤,進而判讀腫瘤良惡性的非侵入性檢查方式,已獲證發明專利,準確度高達75%至95%。另一名專班校友程春燕,以快篩搭配AI基因判讀,提升肺癌早期檢測為題參賽獲獎。

 

       歷屆學生不僅臥虎藏龍,積極參與國內外各項學術發表與創新發明競賽,也與指導教授持續合作,為解決臨床痛點造福病患,從原本師生關係昇華為志同道合的創業合作夥伴;為強化產業鏈結,北醫大雙和校區規劃Biodesign Center、生醫加速器、創新育成中心及產業共同研發中心,並提供產業進駐空間,打造大學、醫中、產業「三位一體」的生醫園區,激盪出更多AI時代的醫療火花,為國內培育更多人工智慧醫療產業的人才。

 

 

相關新聞報導:

AI+醫學夯!北醫大推智慧醫療碩專班 工程師也來讀 - 聯合報 20240321

落實醫學應用 北醫大臨床所博班擬增AI教學組 – 中央通訊社 20240321

智慧醫療成顯學 北醫大臨床博班擬增AI組 – 青年日報 20240321

引領未來醫學教育 AI人才培育首選北醫 – 台灣新生報/Yahoo新聞 20240321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