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推動高齡智慧住宅與復能 護理學院榮獲2025《遠見》USR楷模獎

推動高齡智慧住宅與復能 護理學院榮獲2025《遠見》USR楷模獎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於榮獲 2025《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永續課程楷模獎」,獲獎課程《高齡者智慧住宅與復能》,聚焦獨居長者居住安全,導入虛擬實境、輔具開發與AI創新技術,落實以學生為核心、與社區共創的教育理念。
114學年度申請入學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報名注意事項

114學年度申請入學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報名注意事項

114學年度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已公告,恭喜所有通過臺北醫學大學各學系篩選之考生,為使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能順利完成報名,以下幾項注意事項請務必留意。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 QS公布2025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臺北醫學大學在「護理學」(Nursing)領域持續保持世界前50名,名列全球第27名,蟬聯國內大學排名第一名,表現相當亮眼。
北醫大 × 海大 × 陽明海運 攜手推動數位健康照護計畫

北醫大 × 海大 × 陽明海運 攜手推動數位健康照護計畫

臺北醫學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陽明海運於2月24日簽署「數位健康照護計畫」產學合作意向書,透過智慧醫療與數位科技,提升海勤人員的健康照護品質,並為臺灣數位健康產業開創新契機!
北醫體系引領永續發展 雙獲國家永續發展獎

北醫體系引領永續發展 雙獲國家永續發展獎

臺北醫學大學體系永續發展再獲肯定!北醫大與雙和醫院在113年國家永續發展獎中分別榮獲「教育類」和「民間團體類」獎項,展現在教育、醫療與社會責任具體且創新的永續卓越表現,此次獲獎更彰顯北醫體系在教育創新及綠色醫療領域上的領導地位。
北醫體系三醫師榮獲台灣醫療典範獎及貢獻獎

北醫體系三醫師榮獲台灣醫療典範獎及貢獻獎

恭賀北醫體系雙和醫院程毅君院長榮獲113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萬芳醫院劉燦宏院長與雙和醫院李明哲副院長榮獲113年度「台灣醫療貢獻獎」,表揚他們在醫療永續、身心障礙鑑定改革及器官捐贈方面的卓越貢獻,北醫體系與有榮焉!
北醫大 x 東北大學雙邊聯合研討會 結盟深化國際合作

北醫大 x 東北大學雙邊聯合研討會 結盟深化國際合作

北醫大出訪日本東北大學,五個學院等逾50人聯合拜訪東北大學進行雙邊多領域研討會。雙方將在現有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兩校夥伴關係,強化學術合作與研究,共創國際合作競爭力。
北醫體系率先啟動「在宅急症照護」 減輕病患家屬負擔

北醫體系率先啟動「在宅急症照護」 減輕病患家屬負擔

醫療人力短缺、急診擁擠、住院等待時間增長等挑戰,北醫附屬醫院啟動「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自今年7月起正式上路,北醫附醫、萬芳及雙和醫院共已收治8名病患,不僅病患恢復情況良好,也減輕家屬負擔。
北醫大蟬聯遠見2024「台灣最佳大學」 榮獲醫學類典範獎

北醫大蟬聯遠見2024「台灣最佳大學」 榮獲醫學類典範獎

北醫榮獲2024年《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典範大學」醫學類榜眼,也拿下「中小型大學」評比冠軍,更在「教學表現」、「社會聲望」面向名列私校第一,多項指標也奪冠。這些肯定將是北醫繼續往前走的動力!
:::

臺北醫學大學6月1日舉辦64周年校慶典禮,衛福部林靜儀政務次長(右二)、陳瑞杰董事長(右三)、吳麥斯校長(左四)、董事們及傑出校友等現場貴賓,共同切蛋糕祝北醫大生日快樂!

 

臺北醫學大學6月1日舉辦64周年校慶典禮,今年校慶以「智慧大學 引領未來 Leading the Future」為主軸,現場貴賓雲集,包括衛福部林靜儀政務次長、最高檢察署呂文忠主任檢察官、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陳彥元局長等貴賓皆蒞臨觀禮,也頒發傑出校友獎,大家一同切蛋糕,祝福臺北醫學大學64歲生日快樂。

64周年校慶典禮在醫學綜合大樓後棟16樓胡水旺國際會議廳舉行,由國際神經醫學碩士學位學程高祖仁教授、護理學院副院長邱曉彥教授擔任主持人,聚集一校六附屬醫院校院師長同仁、校友、捐款人及貴賓共襄盛舉,到場送上祝福。

北醫大董事長陳瑞杰致詞勉勵,在吳麥斯校長帶領下,北醫大正朝One Campus邁進,醫療體系HIS 3.0的資訊整合今年第一季已經完成三院一體;接續將全面導入生成式AI,成為工作日常。隨著 AI快速進化,北醫大要以「AI for All , All with AI」為目標,啟動校院同仁全員研習;並將「數位、精準、再生」三種前瞻醫療,所內含的:數位病理、基因檢測、細胞治療等,落實為臨床照護的基準,並擴及健康促進與居家長照的院外生活圈。同時,AI與這三種前瞻醫療,也都將融入北醫大11個學院的教學研究,強調學用合一,國際接軌,來開創北醫大在學研與醫療版圖的新紀元。

「政策不能成醫療發展的限制,應該要成為大家的助力!」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致詞表示,今天非常榮幸代表衛福部,獻上最深的祝福!過去幾年在疫情、臨床等教育領域,北醫體系照顧臺灣民眾的健康,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僅引領臺灣基礎與臨床醫療的研究,更是我國相關醫療衛生政策的重要推手,感謝64年來,北醫體系為臺灣培育這麼多醫學、科學等跨領域的專業人才,也期許北醫體系不但能成為臺灣先進醫療的領航者,政府機構也能成為大家的好夥伴!

 

臺北醫學大學6月1日舉辦64周年校慶典禮,北醫大陳瑞杰董事長(左圖)及衛福部林靜儀政務次長(右圖)上台致詞。

北醫大校友總會長石公燦致詞指出,北醫這麼多年的進步,校友們看在眼裡、高興在心裡!今年是北醫64周年校慶,8X8正是64,象徵北醫大的未來發展一飛衝天!北醫要繼續發展,需要校友大力合作,在座這麼多傑出校友,大家不分科系,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因為「我們的籍貫就是北醫!」

今年吳麥斯校長特別透過簡報演講,從學校、醫院橫向及縱向的發展歷程,向大家介紹北醫大成長的三大曲線,如今已是擁有一校六院、雙校區的教育醫療體系,除了去年啟用雙和校區,今年2月北醫也順利通過醫中評鑑,成為擁有兩個醫學中心、一個準醫學中心的醫療體系;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北醫大將朝向「TMU One Campus」新願景,One Campus 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就是「不同的隊友(Different Teammates)、一個團體(One Team)、一個方向(One Direction)」的理念。

引領未來,北醫體系未來將如同董事長的勉勵,朝向「AI for All,All with AI」的目標,從醫療、護理、醫事系統;校院行政管理系統;智慧病房等系統,全面導入AI敏捷管理,此外也深耕健康樂齡,建構新世代長照機構,與全球合作培育人才,打造生醫創新創業生態系,鏈結聯盟,拓展北醫大的影響力。

  

臺北醫學大學64周年校慶典禮,北醫大校友總會長石公燦(左圖)上台致詞;吳麥斯校長(右圖)致詞後進行簡報。

今天也是傑出校友榮耀的日子!創校64年來,北醫大培育超過5萬名校友,在各領域,發光發熱,貢獻付出。為表揚優異成就或特殊貢獻之校友,選出112學年度的傑出校友,分別是在公共服務類(口腔衛生領域)黃世英(廣內世英)校長、學術成就類(本土腎病研究) 楊智偉副校長與企業經營類(新藥研發產業)詹青柳董事長。

第一位傑出校友黃世英(廣內世英) ,他是牙醫學系畢業的旅日校友,也是臺灣首位擔任日本醫療衛生體系專門學校的校長(村上學園日本醫科學大學校),他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雲林斗六),年輕時赴日深耕逾40年,不但在日本開業(牙醫診所),連日本人也找他看牙,牙醫技術受到日本人的敬佩,更從日本學校的講師、教務部長、學務部長、副校長做到校長,與臺灣多所學校建立跨校合作,積極培育口衛人才,促進台日的國際交流。

第二位楊智偉副校長,他是醫學系第18屆校友,現任長庚大學副校長。他對於本土性腎臟病做出許多研究貢獻,不僅讓臺灣腎臟防治成國際標竿,更連續多年榮獲史丹佛大學獎項及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的肯定,貢獻卓著。

第三位詹青柳董事長,她是藥學系第11屆校友,她於2003年創立藥華醫藥,如今已是上市公司,她引領公司投入新藥研發,成功開發罕見血癌新藥,獲FDA核准並取得多國藥證,打造行銷全世界的MIT 模式,實為產業創新楷模,三位傑出校友堪稱北醫人的表率。

                    臺北醫學大學112學年度傑出校友,分別是在「公共服務類」黃世英(廣內世英)校長(左圖)、「學術成就類」楊智偉副校長(中)與「企業經營類」詹青柳董事長(右圖)。

 

 臺北醫學大學64周年校慶典禮,陳瑞杰董事長、吳麥斯校長引領各位貴賓切蛋糕,慶祝北醫大64歲生日快樂!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