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25THE影響力排名 北醫全球總體排名101~200名

2025THE影響力排名 北醫全球總體排名101~200名

北醫大於2025年THE影響力排名全球總體101–200名,台灣私校第一。並在SDG3健康與福祉表現卓越,名列全球第18,展現其在醫療、公共衛生與永續發展的國際影響力與實質貢獻。
「閃耀65 引領健康新時代」北醫大歡度65周年校慶

「閃耀65 引領健康新時代」北醫大歡度65周年校慶

臺北醫學大學65周年校慶典禮,今年以「閃耀65 引領健康新時代」為主軸,現場貴賓雲集,並頒發113學年度傑出校友獎,大家一同切蛋糕,祝福臺北醫學大學65歲生日快樂。
賀!北醫大學者榮獲國家級殊榮 展現科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

賀!北醫大學者榮獲國家級殊榮 展現科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

臺北醫學大學五位教師榮獲113年度國家級獎項,包括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與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等,涵蓋醫學、醫工、藥學及護理等領域,展現北醫大堅強的科研實力與跨領域學術成就。
推動高齡智慧住宅與復能 護理學院榮獲2025《遠見》USR楷模獎

推動高齡智慧住宅與復能 護理學院榮獲2025《遠見》USR楷模獎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於榮獲 2025《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永續課程楷模獎」,獲獎課程《高齡者智慧住宅與復能》,聚焦獨居長者居住安全,導入虛擬實境、輔具開發與AI創新技術,落實以學生為核心、與社區共創的教育理念。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 QS公布2025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臺北醫學大學在「護理學」(Nursing)領域持續保持世界前50名,名列全球第27名,蟬聯國內大學排名第一名,表現相當亮眼。
北醫體系引領永續發展 雙獲國家永續發展獎

北醫體系引領永續發展 雙獲國家永續發展獎

臺北醫學大學體系永續發展再獲肯定!北醫大與雙和醫院在113年國家永續發展獎中分別榮獲「教育類」和「民間團體類」獎項,展現在教育、醫療與社會責任具體且創新的永續卓越表現,此次獲獎更彰顯北醫體系在教育創新及綠色醫療領域上的領導地位。
:::

       每年6月7日是「世界食品安全日」,為提醒民眾重視飲食環境中無所不在的內分泌干擾物危機,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食品安全學系(北醫食安系)與食品安全檢驗暨機能發展中心(食安中心)號召學生組成食安守護隊,協助盤點餐飲環境中潛在內分泌干擾物質(EDCs),避免民眾過量暴露而不自知。

 

 

       
圖說:(左圖)朱娟秀副校長致辭;(右圖)北醫大響應6月7日世界食品安全日。

 

 

       如不沾鍋塗層磨損捨不得換?經常使用塑膠袋和紙碗裝熱湯?小心吃下內分泌干擾物質(又稱為「環境荷爾蒙」)。研究顯示,國人體內塑化劑含量高於許多先進國家,部分甚至高達2~7倍。其中,兒少體內塑化劑濃度、又比成年人更高。

 

       塑化劑等內分泌干擾物質已知會影響身體內包括性荷爾蒙、甲狀腺素、甚至胰島素等正常荷爾蒙的作用。其中以對生殖功能的影響最被關注,例如降低睪丸功能、干擾月經週期、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增加不孕風險與癌症發生等。

 

 


圖說:北醫食安系廖凱威副教授。

 

 

       北醫食安系廖凱威副教授指出,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北醫食安系系列調查研究,2013~2016年期間,亦即起雲劑事件後,臺灣民眾尿液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代謝物濃度仍高於許多其他先進國家,以其中的DEHP為例,部分代謝物濃度甚至為先進國家的2~7倍。由於將塑化劑代謝出體外所需時間不長、只需要幾天,這個結果顯示台灣民眾於日常生活塑化劑的暴露非常普遍。

 

       因為影響深遠,為了提醒民眾對塑膠溶出物中內分泌干擾物質的注意,以及環保愛地球的概念,北醫營養學院食安中心提出SAFE(Stay Away From EDC)的倡議,鼓勵校園及北醫周邊店家減少塑膠容器的使用。以校園餐廳以及北醫附醫餐廳作為示範場域之外,也招募北醫大學生加入食安守護隊,協助輔導校園周邊商家落實EDCs減量。

 

營養學院院長謝榮鴻教授指出,北醫食安系目前是全臺唯一在大學部設立的專業食品安全科系,鎖定食品安全與食品管理兩大主軸培育相關人才。為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已經連續多年號召大學生加入食品安全守護行列。

 

 

   

圖說:(左圖)營養學院謝榮鴻院長;(右圖)食安中心蕭伊倫副主任。

 

 

       至於該如何減少內分泌干擾物質的暴露?北醫食安中心副主任蕭伊倫副教授以本次食安守護隊查核餐飲作業現場的準則為例,一是使用重複可利用的玻璃保鮮盒,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二是正確使用與食材接觸的容器與廚具。例如,不要使用塑膠容器或減少使用LDPE材質餐具盛裝熱食,不使用有損傷的美耐皿餐具及不沾鍋塗層接觸食物。此外,同時還要減少環境負荷:例如使用有環保標章的清潔劑、洗手乳、衛生紙、餐巾紙,做好垃圾分類,並使用在地或有機食材等。畢竟除了塑化劑之外,包括環境污染物、化妝保養品、農藥等,都可能有內分泌干擾物質。

 

 



圖說:食品安全學系侯又禎系主任

 

 

       北醫食安系系主任侯又禎副教授表示,加入食安守護隊的學生將先接受食品衛生法規課程、EDCs及食品包材概念課程等相關培訓,針對北醫校內餐廳以及校園周邊有意願加入計畫的商家進行輔導,協助提升業者食品衛生安全及塑膠減量等概念,並實地前往餐廳訪查確認落實EDCs減量措施,頒發獎狀給予通過評鑑的商家。

 

       最終希望推動EDC減量標章認證制度之外,食品安全學系目前也有多項正在進行中的研究,希望未來成果能夠提出解決方案,協助降低EDCs相關暴露。透過食安守護隊的活動,強化日常生活連結感,幫助學生將課程內容學以致用,提升發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守護民眾健康盡一份心力。

 

 


圖說:營養學院發表國人體內塑化劑代謝物濃度的研究,呼籲重視食品容器的正確使用方式。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