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醫學大學46位學者 入選2025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

臺北醫學大學46位學者 入選2025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

「2025年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名單」,臺北醫學大學46位學者入選,其中26位列入終身科學影響力榜、36位登上年度榜,16位同時入選雙榜。研究涵蓋醫學、藥學、護理、公共衛生與AI醫療等領域,展現TMU卓越科研實力與國際影響力。
北醫體系三院入選2026全球智慧醫院 Top 350

北醫體系三院入選2026全球智慧醫院 Top 350

美國《Newsweek》與全球數據平台 Statista 公布「2026 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排行榜」,北醫體系三家附屬醫院–北醫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全數上榜,展現北醫在智慧醫療與數位轉型上的深厚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北醫體系榮獲環保獎銀級殊榮

北醫體系榮獲環保獎銀級殊榮

北醫大與雙和醫院榮獲第7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銀級獎,展現教育與醫療的永續成果,校院推動節能減碳、循環經濟、低碳生活及人才培育,持續邁向2050淨零願景。
北醫大勇奪5項未來科技獎與吳大猷獎

北醫大勇奪5項未來科技獎與吳大猷獎

臺北醫學大學榮獲2025未來科技獎五項大獎,展現AI醫療、智慧照護與精準醫療的創新實力,私校表現最亮眼!另有吳人傑醫師與羅偉成副教授同獲「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再添科研榮耀。
2025THE影響力排名 北醫全球總體排名101~200名

2025THE影響力排名 北醫全球總體排名101~200名

北醫大於2025年THE影響力排名全球總體101–200名,台灣私校第一。並在SDG3健康與福祉表現卓越,名列全球第18,展現其在醫療、公共衛生與永續發展的國際影響力與實質貢獻。
「閃耀65 引領健康新時代」北醫大歡度65周年校慶

「閃耀65 引領健康新時代」北醫大歡度65周年校慶

臺北醫學大學65周年校慶典禮,今年以「閃耀65 引領健康新時代」為主軸,現場貴賓雲集,並頒發113學年度傑出校友獎,大家一同切蛋糕,祝福臺北醫學大學65歲生日快樂。
賀!北醫大學者榮獲國家級殊榮 展現科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

賀!北醫大學者榮獲國家級殊榮 展現科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

臺北醫學大學五位教師榮獲113年度國家級獎項,包括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與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等,涵蓋醫學、醫工、藥學及護理等領域,展現北醫大堅強的科研實力與跨領域學術成就。
推動高齡智慧住宅與復能 護理學院榮獲2025《遠見》USR楷模獎

推動高齡智慧住宅與復能 護理學院榮獲2025《遠見》USR楷模獎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於榮獲 2025《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永續課程楷模獎」,獲獎課程《高齡者智慧住宅與復能》,聚焦獨居長者居住安全,導入虛擬實境、輔具開發與AI創新技術,落實以學生為核心、與社區共創的教育理念。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 QS公布2025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臺北醫學大學在「護理學」(Nursing)領域持續保持世界前50名,名列全球第27名,蟬聯國內大學排名第一名,表現相當亮眼。
:::

XI Imaging Summit 2021 國際影像高峰會暨醫學影像人工智慧國際研討會

 

第十一屆國際影像高峰會將於20211030日在臺北醫學大學舉辦,今年大會主題是「人工智慧影像如何改變我們的臨床影像工作」(How medical image AI has transformed the practice)。
如今人們對人工智慧醫療影像的話題已經不是三年前的如何取代放射科醫師,而是放射科醫師如何擁抱人工智慧,以期提高工作效率,並且達到精準的要求。
在全球老化的風潮下,影像診斷的工作量只會越來越重,醫療人力永遠追不上影像報告量,人工智慧可以成為放射科醫師的第三隻眼睛(fellow in the box),協助快速找到病灶,尤其是肉眼無法辨識的影像與治療建議也可以透過深度學習的模型來協助預測。
今年的高峰會議程涵蓋三大疾病 (急性腦中風,腦瘤,和肺節結篩檢) 相關人工智慧軟體商品 SaMD: Software as Medical Device 在國際與台灣發展最新趨勢。在惡性腦膠質瘤方面請到日韓台的頂尖專家探討如何將人工智慧運用到腦瘤診斷與臨床流程,在急性腦中風方面我們請到國際知名產品Rapid AI 創辦人-史丹佛Albers教授、加州爾灣 Peter Chang 教授和日本九州 Kudo 教授談中風軟體研發和臨床運用,同時也請到國內愛因斯坦人工智慧創辦人周博士探討台灣中風產品新創。在肺節結篩檢方面,我們請到西門子專員報告美國如何用人工智慧協助放射科醫師執行肺癌篩檢,再加上台大張允中教授和北醫陳彥廷助理教授展示台灣研發的肺節結模型與臨床運用的經驗,精彩可期。

本次高峰會採現場與線上直播,歡迎大家報名實體場(限25名)以方便現場與講師互動及交流,並請務必到場。

 

日期:20211030 星期六 09:30 ~ 17:00

地點: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綜合大樓前棟4 誠樸廳

實體報名網址: http://event.tmu.edu.tw/actnews/?Sn=4240

報名截止日期:20211021 星期四

線上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HosLuYn8V8

 

 

臺北醫學大學校級人工智慧醫療研究中心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轉譯影像研究中心

敬邀

 

聯絡人轉譯影像研究中心 楊美真 (02)2737-2181轉分機1131

E-mailjasmine96yang@gmail.com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