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北醫大體系61位學者 入選2025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

北醫大體系61位學者 入選2025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

「2025年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名單」,臺北醫學大學暨醫療體系61位學者入選,其中31位列入終身科學影響力榜、46位登上年度榜,16位同時入選雙榜。研究涵蓋醫學、藥學、護理、公共衛生與AI醫療等領域,展現TMU卓越科研實力與國際影響力。
北醫體系三院入選2026全球智慧醫院 Top 350

北醫體系三院入選2026全球智慧醫院 Top 350

美國《Newsweek》與全球數據平台 Statista 公布「2026 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排行榜」,北醫體系三家附屬醫院–北醫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全數上榜,展現北醫在智慧醫療與數位轉型上的深厚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北醫體系榮獲環保獎銀級殊榮

北醫體系榮獲環保獎銀級殊榮

北醫大與雙和醫院榮獲第7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銀級獎,展現教育與醫療的永續成果,校院推動節能減碳、循環經濟、低碳生活及人才培育,持續邁向2050淨零願景。
北醫大勇奪5項未來科技獎與吳大猷獎

北醫大勇奪5項未來科技獎與吳大猷獎

臺北醫學大學榮獲2025未來科技獎五項大獎,展現AI醫療、智慧照護與精準醫療的創新實力,私校表現最亮眼!另有吳人傑醫師與羅偉成副教授同獲「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再添科研榮耀。
2025THE影響力排名 北醫全球總體排名101~200名

2025THE影響力排名 北醫全球總體排名101~200名

北醫大於2025年THE影響力排名全球總體101–200名,台灣私校第一。並在SDG3健康與福祉表現卓越,名列全球第18,展現其在醫療、公共衛生與永續發展的國際影響力與實質貢獻。
賀!北醫大學者榮獲國家級殊榮 展現科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

賀!北醫大學者榮獲國家級殊榮 展現科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

臺北醫學大學五位教師榮獲113年度國家級獎項,包括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與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等,涵蓋醫學、醫工、藥學及護理等領域,展現北醫大堅強的科研實力與跨領域學術成就。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 QS公布2025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臺北醫學大學在「護理學」(Nursing)領域持續保持世界前50名,名列全球第27名,蟬聯國內大學排名第一名,表現相當亮眼。
:::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近日率團進行為期5天的英國學術訪問,拜訪數所英國頂尖大學,將針對生物醫學工程、神經醫學及創新研究等領域進行合作。(資料照)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臺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近日率團進行為期5天的英國學術訪問,拜訪數所英國頂尖大學,將針對生物醫學工程、神經醫學及創新研究等領域進行合作,並延攬英國優秀學生來台參與研究,進一步提升台英雙邊移動學習及科研合作。

 

北醫大表示,在駐英教育組和科技組的協助下,與牛津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倫敦國王學院等英國頂尖大學主管與研究人員會晤,就生物醫學工程 、生醫加速器、量子計算運用於生醫領域、微流體晶片製造及神經醫學 等範疇進行討論與交流,可望有助進一步拓展全球合作版圖。

 

吳麥斯指出,此行盼能透過生物醫學工程、神經醫學及創新研究等領域,積極尋求與世界頂尖學府如牛津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洽談雙邊合作交流,並運用教育部及科技部獎助短期實習研究計劃,來延攬更多英國優秀研究生或博後研究人員來北醫參與相關生醫研究,提升台英雙邊移動學習及科研合作。

 

牛津大學副校長Chas Bountra 也期許台灣積極準備,使自身能具備面臨未來疫情爆發時的韌性,並建議北醫大能多結合台灣資通訊與製造業優勢,提升醫療產業之新創動能。此外,也提出北醫大可考慮以牛津大學為臨床試驗的據點。

 

倫敦國王學院副校長Richard Trembath也提及,學生應該具備跨領域學習的能力,並把握機會學習不同領域之觀點,也期盼未來能有機會與北醫大合作,讓學生體驗亞洲生活。

 

北醫大說明,此行所建立的國際連結,結合北醫大系統萬芳和雙和醫院在本月初取得的醫學中心合作動能,雙方此刻正積極進行後續的追蹤工作,期待在今年年中,能順利迎接首批之交換學生和雙邊臨床研究或試驗計劃的落地,為未來雙方的國際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新聞來源:北醫大訪英國頂尖大學 著眼生醫及創新研究合作 / 自由健康網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