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Welcome to TMU!2026僑、港、澳生單獨招生開放申請

Welcome to TMU!2026僑、港、澳生單獨招生開放申請

2026年臺北醫學大學單獨招收僑生及港澳生來臺就學考試報名招生簡章已經公告,誠摯歡迎海外僑港澳的學子踴躍報名,一起加入臺北醫學大學,體驗不同的學習氛圍,成為守護健康的全方位健康照護人才。
北醫大體系61位學者 入選2025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

北醫大體系61位學者 入選2025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

「2025年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名單」,臺北醫學大學暨醫療體系61位學者入選,其中31位列入終身科學影響力榜、46位登上年度榜,16位同時入選雙榜。研究涵蓋醫學、藥學、護理、公共衛生與AI醫療等領域,展現TMU卓越科研實力與國際影響力。
北醫體系三院入選2026全球智慧醫院 Top 350

北醫體系三院入選2026全球智慧醫院 Top 350

美國《Newsweek》與全球數據平台 Statista 公布「2026 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排行榜」,北醫體系三家附屬醫院–北醫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全數上榜,展現北醫在智慧醫療與數位轉型上的深厚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北醫體系榮獲環保獎銀級殊榮

北醫體系榮獲環保獎銀級殊榮

北醫大與雙和醫院榮獲第7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銀級獎,展現教育與醫療的永續成果,校院推動節能減碳、循環經濟、低碳生活及人才培育,持續邁向2050淨零願景。
北醫大勇奪5項未來科技獎與吳大猷獎

北醫大勇奪5項未來科技獎與吳大猷獎

臺北醫學大學榮獲2025未來科技獎五項大獎,展現AI醫療、智慧照護與精準醫療的創新實力,私校表現最亮眼!另有吳人傑醫師與羅偉成副教授同獲「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再添科研榮耀。
2025THE影響力排名 北醫全球總體排名101~200名

2025THE影響力排名 北醫全球總體排名101~200名

北醫大於2025年THE影響力排名全球總體101–200名,台灣私校第一。並在SDG3健康與福祉表現卓越,名列全球第18,展現其在醫療、公共衛生與永續發展的國際影響力與實質貢獻。
賀!北醫大學者榮獲國家級殊榮 展現科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

賀!北醫大學者榮獲國家級殊榮 展現科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

臺北醫學大學五位教師榮獲113年度國家級獎項,包括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與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等,涵蓋醫學、醫工、藥學及護理等領域,展現北醫大堅強的科研實力與跨領域學術成就。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2025 QS護理學科排名 北醫居全球第27名 蟬聯全國第一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 QS公布2025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臺北醫學大學在「護理學」(Nursing)領域持續保持世界前50名,名列全球第27名,蟬聯國內大學排名第一名,表現相當亮眼。
:::

圖說:由臺北市政府委託臺北醫學大學經營的臺北市立行愛住宿長照機構今(2)日開幕,結合北醫大一校六院資源,打造富含特色的健康服務系統。

 

       智慧長照,北醫領航。歷經4年籌備,由臺北市政府委託臺北醫學大學經營的臺北市立行愛住宿長照機構5/2開幕,為北醫大體系設立的首家住宿型長照機構;不僅導入智慧床墊、電子尿布、智慧圍籬、人臉辨識等智能設備,並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就醫資料整合及提供24小時遠距醫療服務,打造嶄新智能長照模式。

 

       坐落於內湖行善社會住宅的行愛住宿長照機構占地847坪,共設有79床,提供設籍於北市連續一年以上之65歲以上,包含中重度失能、長期臥床具有管路、造廔口等護理需求之住民,24小時住宿照顧服務。

 

       臺北醫學大學陳瑞杰董事長表示,台灣面臨「雙老」挑戰,人口與房屋均步上高齡化趨勢,長者的醫療照護日益受到重視。為此,北醫大體系於112年進駐關西亞洲健康園區,成立北醫樂齡診所,提供高齡健康宅住民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此次特別感謝臺北市政府的指導與協助,讓行愛住宿長照機構順利落成,也為明年即將開辦的六張犁社會住宅日間照顧中心奠定基礎,打造北醫的智能長照生態圈,讓不同需求的民眾都有高品質的照護。

 

圖說:臺北醫學大學陳瑞杰董事長表示,臺北市立行愛住宿長照機構為北醫大體系首家住宿長照機構,希望打造北醫的智能長照生態圈。

 

       臺北醫學大學吳麥斯校長指出,行愛住宿長照機構是北醫大體系重要的里程碑,象徵體系正式由醫療體系拓展為健康照護體系;機構結合北醫大一校六院的資源,打造富含北醫大特色的健康服務系統,在機構安全、病人照護、資訊整合等面向上,皆引進多項智能設備,例如北醫附醫遠距醫療團隊進駐,都是特色之一。

 

      北醫附醫暨行愛住宿長照機構施俊明院長表示,行愛住宿長照機構整體空間寬敞明亮,透過尖端智能設備的導入,打造新世代長照機構;機構位於行善社會住宅內,另規劃百坪的行愛幸福學苑,提供機構住民復健運動、規劃社區活動,鼓勵公宅與機構住民間的雙向互動,盼能建構讓青銀共融、共享、共好的全新住宅。

 

       行愛住宿長照機構邱美萍主任說明,少子化趨勢下,人力需求是大型長照機構的挑戰之一,機構特別導入多項智能裝置,包括在最重要的門禁管理上,除了透過人臉辨識與智慧圍籬系統進行出入口管制外,更採用最新型的床邊照護TOF感測系統,掌握住民動態。特別的是,該裝置利用紅外線感知元件,無須穿戴任何設備,就能透過熱成像判斷住民狀態並提出警示,影像僅顯示輪廓,同時兼顧安全、隱私與降低照護人力等需求。

 

       邱美萍主任表示,除了出入安全外,住民的健康更是管理重點,包含透過智慧床墊即時掌握住民臥床時間與離床警示;利用智能尿布紀錄住民每日的排泄狀況外,還可以警示排泄異常狀況並避免泌尿道感染,重點是可減少9成以上的尿布廢棄物,達到環保永續的目的。此外,導入電子白板,不僅讓住民的健康資料便於管理,更可以減少照護人員的交班時間,打造友善長照職場。

 

       資訊整合與遠距醫療是另一項亮點。北醫附醫張詩鑫副院長指出,未來若住民前往北醫體系就診,系統將會整合串接包含門診資料、檢驗結果、醫師巡檢報告及機構照護資訊等內容,即時掌握住民最新健康狀況。同時,北醫附醫遠距醫療團隊也24小時待命,透過腹部超音波、五官鏡或心律手環,安排醫療專科醫師會診並提供建議,達到零時差的醫療照護。

 

圖說:臺北市立行愛住宿長照機構在機構安全、病人照護、資訊整合等,皆引進多項智能設備,打造高品質的照護環境。


回到頂端